四川政協報刊文截圖
(原標題:避免過度消毒 保護生態環境)
訪談嘉賓:成都市政協委員、成都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李煒
記者: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相關醫療廢棄物、廢水的處置,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線”?
李煒:防疫期間,要切實做好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工作,確保醫療廢物和防疫廢棄物得到及時有效處置。疫情發生后,我省明確要求嚴格規范處置醫療廢棄物,各地黨委政府也非常重視此項工作,積極部署行動。以成都市為例,不僅要求專人專車收集疫情相關醫療廢物,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的轉移聯單制度,而且設立了一條專門的生產線,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感染醫療廢棄物的焚燒處理,做到及時清運、日產日清。同時,成都市還加強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污水傳播擴散。
此次疫情造成醫療廢棄物的大量增加。對于大中型城市來說,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能力較強、管理基礎較好,通常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對于一些處置能力較低的城市,還應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廢棄物收集、轉移以及處置銜接段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記者: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在進行消毒的同時,如何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李煒:當前,各地為了更好抗擊疫情,紛紛加大防控力度,但是不少社區、小區也出現了過度消毒的現象。一些不是重點防控區域或者防控低風險的小區過度使用酒精和消毒液進行噴灑,不但可能導致人體刺激,還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建議對社區、街道、小區等地方的消毒進行分類指導,重點區域和公共區域可以重點消毒,對非重點區域進行適度消毒和清潔,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記者 陽亞舟)